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http://www.coa.gov.tw/show_news.php…
為配合行政院推動「消費提振措施」,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提出「補助購置小型農機具實施計畫」,預計補助農友購買 2 萬台小型農機具,除擴大內需與活絡經濟之目的外,並紓解農村勞動力問題,提高農業耕作效率,促進節能減碳之效益。
補助期間自今 (104) 年 11 月 7 日起至 105 年 2 月 29 日止,先申請再購買,農友如有購買表列農機需求,請儘速填具申請表並攜帶身分證明文件等洽所在地農會辦理申請,滿額截止。
農委會表示,計畫預計補助農機2萬台,可促進農友使用農業機械作業,提升農耕作業效率,並增進運輸、代耕服務、農業勞動經濟及農業產值等附帶效益年增加15億元以上,可活絡農村經濟,加強農機產業發展及增加農業生產產值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看到這種新聞,就令人感覺到很可怕,替地方農會的承辦人員感到可怕,扣掉都市農會的話,有在營運的地方農會至少有250間以上,平均起來一個農會可以承接80個案子,也就是一個農會大概可以分到80台農機具的申請,而且不需要是農會會員身分只要是農民就可以申請,這樣如果在農業縣的地方農會,申請數必如排山倒海而來,但粥少僧多的情況下,那就很精彩了,那申請優先順序怎麼認定呢?是依照金額?還是報名順序咧?會不會11月7號當天開始,大量的農民湧進農會申請,一天就被塞滿了,那慢來的怎麼辦呢?
想必相關的承辦人員必然要陷入一段痛苦的時間。
以前也有農會的承辦人員,因為這一類的補助問題,被農民直接壓到田裡面,有些農民真的不是吃素的,遇到這種補助分配不均的問題,是真的會動手的。
上面發錢發的很開心,以為是快樂的政策性買票,但實際上地方農會都在皮皮挫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